擁有九百多萬人口的馬尼拉,面積有六百二十七平方公里,大約台北市的兩倍半。在城市的風貌上,馬尼拉有著複雜的血統。曾受西班牙與美國殖民,同時在經濟上倚賴華人甚深的它,除了在宗教、政治與教育方面,深受各方力量的影響外,在時間的醞釀下,這些國家的文化與特質,也紛紛化為馬尼拉血肉的一部分,從而塑造菲律賓人成為今日的模樣。
在馬尼拉的街頭,隨便地找個小孩問,週末的時候會不會跟家人上教堂?一百個孩子裏面,大概有九十九個,會跟你乖乖地點頭。在這時候我們就知道,即使西班牙人真的走了,他們的影響力,還是透過天主教的信仰留了下來。
二次世界大戰後,菲律賓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,一美元可兌換兩披索(Peso);在那個台灣仍以三輪車代步的年代,馬尼拉市街頭穿梭著許多高級轎車,前景頗為傲人。
戰後六十餘年,如今情景像是翻轉了過來——一美元兌四十四披索,三輪車穿梭街頭,還有不少流浪者排著隊,等待輪流睡在賣場的手推車裏。
美軍淘汰下的吉普車(Jeepney)改造成公共汽車,可說是馬尼拉著名的街景之一;只要七披索(約台幣五元),乘客隨招隨停,相當方便。若在遍遠地區,有時一台車甚至可擠上三、四十人,包括走道、車外把手處、車前引擎蓋上都是人,司機僅剩眼前一點視野可開車。
只要車輛一駛進馬尼拉市區,霎時間便被擠塞在路中——手扛雜貨、抹布、鮮花的老少小販們,趁紅燈短暫時間一擁而上逐車兜售;衣衫髒污的孩童主動拿布擦拭車窗,然後敲打著窗門強索小費或零食……對這些迎面而來的景象,駕駛們見怪不怪、無動於衷。
為改善交通問題,政府依車牌尾數號碼管制每日上路車量,但有錢人即以購買不同車牌號碼的車輛因應。菲國三分之一的財富,由僅占百分之五的人們擁有;難以數計的貧民,卻連生活雜費都必須向高利貸洽借。